“秦大夫可否再斟酌一二,倘若出现万一,朝廷绝难经得住此中风险。”
秦晋定下的主意,又岂会轻易改变,他冲房琯呵呵一笑:
“房相公多虑了,两军实力相当,内外呼应正是增加胜算的手段,又怎么会加大风险呢?”
“凭借坚城,就算偶有失误,叛军也很难乘虚而入,可大军布阵于野外,万一……”
房琯也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,他认为无论如何也要说服秦晋放弃这种带着隐患和危险的想法。
不过,秦晋还没说话,杨行本却阴恻恻的说道:
“如何,房相公以为杨某出兵必败么?”
房琯一愣,当即解释道:
“老夫何曾说过将军必败之语了?但行军打仗便事事无绝对,老夫也是指出其中的风险,提醒大夫几句而已。”
杨行本毫不退让。
“既然房相公并不认为杨某出兵必败,杨某也就奉劝相公一句,行军打仗之事,神武军何曾有过情敌冒进之失误了?所有的担心和害怕,不过是杞人忧天!”
秦晋摆摆手,示意两人不要再争执下去,再争也是没有意义的。
“好了,我意已决,杨行本领兵三万,驻守长石乡,一旦尹子琦引兵来犯,若攻关城,则可从后夹击。若攻长石乡,城中兵马亦可出城赴援,如此一来,无论尹子琦叛军攻何处,都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