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华居 > 历史军事 > 乱唐 > 第七百一十一章:急转又直下

第七百一十一章:急转又直下(2 / 3)

某些人生米煮成了熟饭,就算想反对也来不及。

崔涣来到秦晋面前,低声问道:

“陛下可曾与大夫商议了神武军出关之事?”

闻言,秦晋先是愣怔了一下,然后马上就明白了。怪不得李亨此前一反常态的果断决绝,一定是与崔涣商议之后,深思熟虑的结果。于是,他轻轻点了下头,算是承认与李亨商议过此事。

“自房琯兵败以后,关外局面刻不容缓,现在能够堪当重任的也只有大夫一人。老夫建议,大夫今日与寿安长公主按照计划举行婚礼,一方面可以安定长安内外民心,再者也可以了却陛下的一桩心事。但婚礼过后,大夫应当立即开拔出关,收拾残局,趁着洛阳安贼没能喘过这口气。巩固此前的战果。”

秦晋心道,崔涣也算是临危不乱了,李亨病逝岌岌可危之际还能想的如此周全,不愧为政事堂的宰相。一念及此,他忽然又想到了李隆基执政时期,像房琯、崔涣这等人但启用其一,局面也未必会败坏成这个模样!

“大夫,大夫以为如何啊?”

秦晋刚想答复,却听张皇后惊声大呼:

“陛下有诏命,有诏命……”

扭头望去,却见张皇后手中正捧着一卷诏书,表情声音中都透着明显的兴奋。

秦晋心下顿时就是一惊,李亨何时在榻边留下的诏书他可并未有过察觉,那么张皇后又是从哪里找到的诏书呢?

看张皇后的神情,他手中捧着的就像是遗诏,其中内容也是册封其子为太子一般。

“崔相公乃国之柱石,此时大局理当由相公主持!”

岂料,张皇后竟将手中捧着的诏书交给了崔涣。

秦晋心中阵阵紧张,暗责自己的疏忽,倘若张皇后当真伪造了天子诏书抑或是遗诏,他将很难原谅这种疏失。

再看崔涣接过了诏书,手中就好像捧着烫人的火炭一般,神情也难看之至。

只是当崔涣将手中的诏书展开之后,心下立时松快了不少,这诏书上的确是李亨的亲手笔记,而且所宣内容也是他们两个人此前商议好了的。如此看来,张皇后并未在其中做手脚。

“崔相公宣读诏书吧,究竟,究竟陛下有何交代?也好叫列位知晓!”

李辅国抹着眼泪也凑了过来,似乎他也急于知道诏书中的内容。如此,崔涣再无疑虑,便当众宣读手中诏书的内容。

诏书只有寥寥数语,主要内容就是以广平王为帅,秦晋为副帅,兵出潼关,直指洛阳。

可秦晋听了这些内容之后,心中当即就是一沉,他本人和神武军离开长安并无不妥,可广平王李豫一旦离开,假如李亨病情好转也就罢了,一旦恶化甚至于崩殂,张皇后必会有所动作,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他鞭长莫及,岂非就失去了成为储君,乃至大唐皇帝的机会?

一旦张皇后掌权,势必将会对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神武军以疯狂的打压。这个女人显然并不是武后那种拥有成熟的政治智慧的人物,再疯狂的事恐怕也能做得出来。

平心而论,秦晋是举双手双脚反对这个诏命的,但现在下诏的李亨已经陷于昏迷之中,又向谁去辩解说明呢?

今日之事,棘手也就棘手在此处。

“陛下英明神武,竟早已做好了妥善的安排,奴婢以为当立即落实诏书上的内容!”

李辅国又抬手擦了一把脸上的眼泪,说话时却已经没有半分哭腔了。

崔涣皱着眉说道:

“老夫也赞同陛下诏书上的安排,不过出兵却须大夫与寿安长公主晚婚之后,否则大张旗鼓的张罗了大半月,难以对长安

最新小说: 女穿之大理皇朝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农家穷叮当,科举当自强 战国生存指南 抗战:通电全国,出关 早安大明 慌!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,他疯了 帝秦设计师 谍战:红色掌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