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华居 > 历史军事 > 红色苏联 >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“来龙去脉”

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“来龙去脉”(1 / 6)

PS:以下内容是从网上找到的,只是用来给读者大大扩展知识,没有收取任何费用,如果涉及到侵权,请立刻联系华东之雄删除。

1989年1月,73岁的南非总统皮特·威廉·博塔心脏病发作,不得不由宪法发展部部长扬·汉尤尼斯代行总统职权,并且辞去了南非国民党领袖职务。当年3月,国民党推举53岁的教育部长弗雷德里克·威廉·德克勒克接任博塔的总统职务,但遭到这位绰号“大鳄“(DieGrootKrokodil)的铁腕人物的拒绝。博塔表示,他完全能够干到1990年3月,即这届任期期满,并表示要竞选下一届为期五年的总统任期。但是在党内主要政治人物的压力下,博塔最终在8月14日辞去了南非总统职务,由德克勒克接任,从而揭开了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的谢幕倒计时。

德克勒克就任后不久,就下令释放因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的非洲人国民大会(非国大)领袖纳尔逊·曼德拉,并在1990年解除戒严。1991年南非共和国废止了种族隔离政策的三大基石--《人口登记法》、《原住民土地法》和《集团地区法》,从而在法律上取消了种族隔离政策。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的全民大选,曼德拉以优势票数当选为新总统,从而正式宣告长达半个世纪的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。

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源于其“双重殖民“的独特历史。17世纪初,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今天的好望角地区建立了殖民点,为绕过好望角贩卖东印度香料的荷兰商船提供粮食、牛肉、烟草、淡水等补给。殖民者最初建立的是自由农庄,后来从安哥拉地区输入了第一批奴隶。住在开普地区的纳马人(霍屯督人)脱离自己的氏族,以替白人畜牧、劈柴、作仆人为生,从而逐渐沦为奴隶,并在南非荷兰裔(布尔人)社会当中形成了奴役当地土著的传统。

由于天花等疾病的影响,住在白人殖民区附近的纳马人大量死亡,于是荷兰农民在18世纪对人口空虚的内陆地区发动多次“远征“,从而将土著驱逐到南非西北部荒凉不毛的卡拉哈里沙漠地区。另一方面,原本居住在西非和中非地区的班图人在1600年前后开始大批南下。众多的班图族部落--赫雷罗人、奥万博人、苏陀人、祖鲁人,以及曼德拉所属的科萨人--渡过林波波河,进入今日的津巴布韦、博茨瓦纳、纳米比亚和南非地区。他们也战胜了原先居住在那里的纳马人和科伊桑人(布须曼人),把这些从事原始狩猎采集的弱小民族消灭掉或驱逐走。苏陀人在1700年前后到达瓦尔河(在南非中部),科萨人在同一时期抵达南非东海岸的凯河地区,从而与荷兰布尔人殖民者的先驱部队迎头相遇。此后这两个种族集团互相对峙了一百多年,双方都未能再继续前进一步。

拿破仑战争之后,英国30多万复员士兵和水手涌入劳动力市场,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。为此英国政府决定向地广人稀的北美、澳洲和从荷兰手中得到的开普殖民地移民。到1830年前后,开普殖民地的英国人数量很快压倒了布尔人。英国当局宣布开普殖民地的土地是“皇家土地“,布尔人不能再免费占据土著的土地,而且当地原先的奴隶制度也受到限制。对英国统治感到不满的布尔人在1836年前后大批离开开普殖民地,向内陆前进,渡过瓦尔河,建立了德兰士瓦共和国、奥兰治自由邦、纳塔利亚共和国等多个自治政权。但英国势力也逐渐北上,先吞并了纳塔利亚共和国和第一次德兰士瓦共和国,后来经过残酷的布尔战争,在1902年吞并了第二次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,从而将南非布尔人全部纳入英属南非的政治体系之中。

然而从民族性格和宗教传统来说,布尔人和英国人有很大的不同。布尔人主要有两个成分,一是荷兰移民,他们

最新小说: 神尊强宠,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寒门枭主 圣心双雄 异域之星球领主 明渣的逆袭 老朱家的瓜,好吃难消化! 千秋之改 大明:家妻上将军 袁术: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王猛传奇